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聚焦 > 正文
智慧路燈變身儲能電網,成都大運會將用清潔能源推動綠色辦賽
2023-06-26 00:20:50來源: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6月25日,距離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僅33天。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獲悉,成都大運會遵循“綠色、節(jié)儉、必須”辦賽原則,以“賽事側”清潔能源保障推動“城市側”能源消費低碳化、能源供給清潔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折射出成都加快優(yōu)化能源結構、促進超大城市綠色低碳轉型的生動縮影。


(相關資料圖)

保供能力全面提升

調度中心集成智慧保電指揮等14套業(yè)務系統(tǒng)

四川是清潔能源生產大省和消費大省,更加凸顯了成都大運會綠色低碳辦賽的先天優(yōu)勢。

參照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電力保障方案和標準,成都大運會堅持“高標部署、備份充足、安全可靠、極限思維”原則,將競賽場館和開閉幕式場館、大運村、主媒體中心等49個場所納入大運會重點保電范圍,將126座22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361條輸配電線路列為重點保供設施。

同時,以“蓉耀工程”為牽引,圍繞主網供電能力提升、區(qū)域變電能力擴容、局部網架結構優(yōu)化,加快220千伏玉堤站配套工程、220千伏沙西輸變電工程、220千伏大林-科智線路工程等17個重點項目建設,確保6月30日按期建成投運,電網安全承載能力提升至1820萬千瓦,進一步增強四川電網今夏電力保供和應對極端氣候的能力。

記者了解到,2023年5月31日,成都大運會電力保障指揮調度中心正式運行,標志著大運會電力保障工作已全面準備就緒。據悉,該中心集成了智慧保電指揮、電力負荷管理、能源大數(shù)據等14套業(yè)務系統(tǒng),運轉效率較傳統(tǒng)的供電保障模式提升了一倍。在大運保電期間,該中心能精準掌握賽事場館1470余條低壓回路、5800余個低壓開關狀態(tài),監(jiān)控服務大運保供的153座變電站、568條電力線路狀態(tài),調度指揮數(shù)千名保電人員、259臺發(fā)電車高效執(zhí)行保電任務,實現(xiàn)了保電對象“全感知”、需求響應“全鏈接”、指揮調度“全在線”。

▲成都大運會電力保障指揮調度中心

能源科技大顯身手

部分場館構建地源熱泵能源管控體系

成都大運會不僅注重城市側大尺度電力系統(tǒng)的保障傳輸,同時從賽事側細節(jié)著手,因地制宜運用前沿能源科技,為踐行低碳能源理念樹立了亮點示范。

例如,雙流川投國際網球中心在人檢通道等功能區(qū),設置碲化鎘發(fā)電玻璃用于路標指示。該發(fā)電玻璃由雙流本土企業(yè)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fā),一塊1.92㎡的碲化鎘發(fā)電玻璃年發(fā)電約260度,可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電達50年之久,碲化鎘發(fā)電玻璃每生產1度電,僅排放11克二氧化碳,被形象地稱為“掛在墻上的油田”。

此外,鳳凰山體育公園、簡陽東來印象等大運會場館規(guī)劃建設中,均構建了“多能互補、智能耦合”的地源熱泵能源管控體系,可作為基本載荷隨時啟停參與調峰,引領可再生能源利用,有效緩解能源壓力。其中,地熱能具有清潔無污染、資源穩(wěn)定等特點,年平均可利用時間為72%,相較于水能、太陽能、風能具有顯著優(yōu)勢。

一個亮點是,大運會火炬“蓉火”內部燃燒系統(tǒng)以航天動力技術為支撐,創(chuàng)新引入多級強化流動預混燃燒與催化蓄熱等設計理念,“蓉火”的燃料采用全周期碳中和型生物質丙烷燃料,不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實現(xiàn)了火炬燃燒的高可靠性和高清潔性。同時,火炬及其配套產品所用原材料均為可循環(huán)再生材料,表面特殊工藝既滿足炫彩的外觀顏色呈現(xiàn),又保證了生產工藝綠色環(huán)保。

▲鳳凰山體育公園

場景融合持續(xù)深化

大運會馬拉松比賽沿線打造“智慧路燈+儲能+充電樁”的新場景

記者了解到,成都市充分利用大運會賽事契機激發(fā)產業(yè)活力,積極發(fā)揮本土產業(yè)優(yōu)勢,加速充換電、光伏、氫能等新能源設施場景融合,示范推動能源結構調整。

新都香城體育中心作為大運會水球項目比賽場館,建設了蔚來二代換電站,單站電池數(shù)量達到13塊,每天最高可完成312次換電,并配備有100度電池。該換電站全程無需人員操作,整個換電過程不到5分鐘,并配備先進的生命體征檢測系統(tǒng),可有效防止兒童、寵物誤入充電站。

當智慧路燈變身儲能電網,街邊充電場景就變成了現(xiàn)實。據悉,大運會馬拉松比賽沿線的雙流金河路區(qū)域是成都首批“智慧路燈+充電樁”示范段,12盞路燈變身充電樁。這些智慧路燈來源于雙流本土企業(yè),通過在燈桿上加裝風力發(fā)電裝置、光伏板、專用儲能設備、超級快充應急能源接口,打造“智慧路燈+儲能+充電樁”的新場景。

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在成都打造中國“綠氫之都”,綠氫正成為新時代的能源“寵兒”,成都大運會也不乏氫能源的身影。龍泉賽區(qū)配備了50臺“龍泉造”氫燃料車用于賽事保障;郫都區(qū)中石油古城油氫合建站建成投運,緩解了當?shù)匾话俣噍v公交車用氫需求,每日加氫量近1000公升。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呂佳羽

編輯 李鈺儀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每日速看!冷靜期or跌落神壇:凈水市場糾結,“易開得”們路在何方?
  • 全球新動態(tài):汞元素對人體的危害 汞元素
  • 新消息丨貴溪一八旬老人迷路    滬昆高速收費站工作人員及時相助
  • 注意防范!海口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生效中
  • 曝小米14代號后稷和神農!體驗、顏值、徠卡為王-世界看點
  • 在派出所門口行不雅之事,還拍視頻上傳網絡,兩男子被拘留 視焦點訊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