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wǎng)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吉根斯坦利,一天不收購就難受?
2023-05-21 13:45:42來源: 創(chuàng)業(yè)邦

創(chuàng)業(yè)邦(ID:ichuangyebang)原創(chuàng)


(資料圖片)

作者丨潘磊

編輯丨海腰

頭圖丨吉利汽車

“我是一個很純潔的人,很簡單的人。你不要笑。”

十多年前的一次采訪中,吉利創(chuàng)始人李書福如是形容自己——當時他剛剛操盤了一次震驚世界的并購——以18億美元從福特手中收購沃爾沃汽車。

這是20年來,全球汽車行業(yè)最為成功的一次并購。

但在當時,卻沒有多少人真正看好這個交易。

某種程度上,與其說這些人不看好并購,倒不如說不看好李書福本人。

這符合邏輯——當時的李書福,集各種角色于一身:狂熱的汽車老板,詩人,音樂愛好者,以及預言帝。

“通用汽車將會破產(chǎn)”是他最為驚人的預言,而且發(fā)生在大約2001年,一度招來了滿屋的笑聲,但最終卻一語成讖。

這讓當時的他招來了不少黑粉,沒人相信中國汽車界唯一的民營企業(yè)家有資格預言跨國車企的生死。

所以當吉利打算收購沃爾沃汽車的消息傳開后,到處都是期待他失敗、希望看他笑話的人。

有人說,這是“蛇吞象”,也有人說,這不是王寶強娶了凱特·溫斯萊特(好萊塢女星,電影《泰坦尼克號》女主角)嗎?

但最后他依然是那個贏家——沃爾沃汽車的東家福特,選擇相信這個20多歲就成為千萬富翁的人,完成了這筆大交易。

現(xiàn)在人們看到了,這場看上去地位懸殊的聯(lián)姻,雙方卻愛得并不艱辛,堪稱一對模范夫妻,并讓吉利和沃爾沃汽車雙雙崛起。

他到底是如何想到通過并購形式,搞定企業(yè)的大難題——開放式創(chuàng)新的?

“什么叫創(chuàng)新,就是人家都反對你而你還堅持去做。如果你和大家的觀點一致, 這叫創(chuàng)新嗎?”

也許這就是他的角度。

“迷人的女孩”

對于一個沒有經(jīng)過正統(tǒng)商學院訓練的人來說,要預測商業(yè)走勢簡直不可思議。

而李書福,甚至還在小學時輟學過。

但他就像開了天眼一樣,在關鍵判斷上幾乎沒有失手過。

他不但在2001年就預言了通用汽車的崩潰,還在2002年就告訴自己的員工,他要收購沃爾沃汽車。

包括他的員工在內,大多數(shù)人很難相信一個剛剛拿到汽車生產(chǎn)資質的中國車企,會有機會和實力去收購北歐豪門沃爾沃。

所以當收購機會真正出現(xiàn)時,李書福說,“一旦我開始收購沃爾沃,唯一能阻止我的辦法就是殺了我”。

他形容沃爾沃汽車時,又展現(xiàn)了詩人氣質,“沃爾沃是一個迷人的女孩”。

但談判依然是艱難的。

先是福特內部擔心知識產(chǎn)權問題,不過后來轉變態(tài)度,喜歡上李書福白手起家的個人創(chuàng)業(yè)史——這可能跟“美國精神”有點像。

不過事情還沒完,沃爾沃汽車的工會反對收購。

工會的理由是,吉利并不了解沃爾沃汽車的“文化”。

文化的抽象性讓其很難被準確定義,即便是收購之前,沃爾沃汽車也和自己的東家福特存在文化差異。

某種程度上,沃爾沃汽車這樣的歐洲車企,更看重員工這種“利益相關者”的價值,而美國企業(yè)偏向于實現(xiàn)股東價值。

所以當沃爾沃汽車的工會面對來自東方的收購者時,有不同意見也可以理解。

而且在當時,很多中國車企熱衷于模仿外國品牌的車型,沃爾沃汽車看不上這種行為。

但李書福只用了一句話,就解除了來自工會的所有戒備——“我愛沃爾沃這個品牌,保障沃爾沃汽車員工的利益是吉利的責任和義務”。

他要放虎歸山,讓沃爾沃汽車“做自己”,而他只負責出錢。

這種策略奏效了——他順利成為沃爾沃汽車的新老板。

這次收購帶來的紅利堪稱豐厚——從2017年-2021年,吉利連續(xù)5年成為中國品牌銷量第一,其中2021年達到了132.8萬臺。

商學院錯失的收購高手

李書福沒上過商學院,但他的造車史,差不多就是一部收購史。

拿到正式汽車生產(chǎn)資質之前,他就花錢入股四川德陽一個監(jiān)獄下屬的汽車廠,以迂回形式搞到了造車的“路條”。

但這個路條只能造客車。

2001年底,他總算拿到了造車資質,但第二年就告訴員工要收購沃爾沃汽車。

沒人把他這句話當回事,除了他自己。

李書福當然知道當時自己沒錢去買沃爾沃汽車,但收購這個想法他藏不住,于是又想去收購羅孚——彼時南汽和上汽正在爭奪這個牌子,最終南汽獲勝。

不過機會很快就來了。

2006年,吉利花費約2650萬美元,成為英國錳銅控股公司第一大股東,后者以生產(chǎn)英國倫敦的出租車知名。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李書福又拿出約4300萬美元,全資收購了進入破產(chǎn)程序的澳大利亞DSI自動變速器公司,解決了變速器難題。

無論是體量還是規(guī)模,這些收購比不上當年上汽等動輒數(shù)億美元的收購案,但卻為后來收購沃爾沃提供了不少經(jīng)驗。

在收購沃爾沃汽車過程中,吉利的準備是最為充分的,比如請來洛希爾公司擔任財務顧問,后者以擅長推進并購而出名。

資料顯示,吉利的談判團隊超過200人,團隊成員來自德勤、羅蘭貝格等知名機構。

沃爾沃汽車收購案讓吉利一戰(zhàn)成名,華爾街日報稱李書福是中國的亨利·福特。

接下來,吉利的收購或者參股一發(fā)不可收拾。

馬來西亞的寶騰,英國跑車品牌路特斯,和奔馳合資成立智馬達汽車(電動Smart),以及國內的魅族,等等。

最新一起參股,就是通過增持股份形式,成為阿斯頓·馬丁第三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一度成為戴姆勒最大單一股東(后來被北汽超過)。

這讓外界形成了一種印象——只要吉利看到涉及知名汽車品牌的股權交易,可能就會邁不開步子了。

他在等下一場危機?

到目前為止,吉利是唯一一個通過頻繁并購,在全球打出名聲的中國本土車企。

但并購并不是只要花了錢,就可以走捷徑實現(xiàn)1+1>2。

事實上,作為開放式創(chuàng)新的一種形式,并購風險很大,其中就有前文所述的“文化”因素。

一個關于商業(yè)并購的“七七定律”是,70%的跨國并購沒有實現(xiàn)預期的商業(yè)價值,而其中又有70%失敗于并購后的文化整合。

這意味著即便是兩個旗鼓相當?shù)墓就七M并購,成功率也只有三成,更遑論吉利和沃爾沃這對農村青年和北歐貴族的組合。

比如在1998年,戴姆勒-奔馳和美國汽車巨頭克萊斯勒完成了一樁世紀并購案,但因為文化問題,雙方最后不歡而散。

一個與文化沖突有關的細節(jié)是,戴姆勒的員工有技術優(yōu)越感,而且并不掩飾這一點,但在看到美國同事的收入是自己的三四倍時,心里就難以平衡了。

所以對于企業(yè)聯(lián)姻來說,蜜月期你好我好大家好,真正的挑戰(zhàn)在于長期過日子。

但李書福讓沃爾沃汽車保持獨立性,給予充分自由,以“沃人治沃”,化解了這個難題。

也有人問:你就不怕沃爾沃度過危機后,不服你?

他說,不服也不要緊。“不服我,他就不姓李了嗎?”

沒人知道他治下的吉利,下一個收購目標會是誰,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如果讓他逮到下一個金融危機,他還會是新一輪驚天收購案的主角。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LV推出充氣夾克多少錢?lv是什么檔次?
  • 三星手機業(yè)務換帥是哪一年?三星手機為什么撤出中國?
  • 股票配資是什么意思?個人做股票配資違法嗎?
  • 數(shù)據(jù)中心機房是干什么的?idc機房主要用于哪些工作?
  • 周樂偉接班董明珠真的嗎?格力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yè)嗎?
  • 小米技術委員會厲害嗎?米家是不是小米旗下的公司?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wǎng)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