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經濟 > 正文
要聞:難再融資、漲價減虧,共享單車沒有新故事
2023-06-28 07:08:03來源: 連線出行

文/朵朵?

編輯/周雄飛?

共享單車又漲價了。


(資料圖片)

據多家媒體報道,近期在成都、鄭州和天津很多消費者發(fā)現美團單車與哈啰單車上漲單次消費的計價標準,具體變化為起步價從1.5元/半小時漲至1.5元/15分鐘。

頻繁漲價再次引發(fā)熱議,以上海定價為例,美團單車和哈啰單車騎行半小時和一小時的金額為2.5元和4.5元。?

實際上,共享單車漲價行為此前就有發(fā)生。早在2019年,玩家們就陸續(xù)將起步價1元/小時修改為1.5元/半小時。2022年,美團單車與哈啰單車全面調整騎行卡價位,比如把7天套餐卡從10元漲至15元,而90天卡甚至多漲了30元。漲潮不斷,依舊難解業(yè)務虧損的焦慮。

2015年,共享單車概念初現就成為資本的寵兒,賽道頻發(fā)生大額融資,激流勇進間,共享單車被資本裹挾至尷尬境地,無休止地燒錢擴充產能,力爭市場高地,無暇顧及打磨商業(yè)模式。

而隨著近些年行業(yè)泡沫消去,很多人卻發(fā)現共享單車行業(yè)并不賺錢。正因如此,美團、哈啰和滴滴從不在財報中顯露共享單車業(yè)務的業(yè)績數據。

此外,共享單車行業(yè)近兩年也講不出更多的新故事,該行業(yè)的資本熱度隨之降低。很明顯的是,對比2017年資本的火熱,近兩年共享單車行業(yè)幾乎沒有新的融資事件發(fā)生。

沒有融資進賬、虧損還在持續(xù)下,對于哈啰、美團們來說,漲價或許是填補虧損的有效途徑。

更為重要的是,共享單車依然具備價值,美團、阿里和滴滴還需要共享單車這個流量入口。

圖源哈啰單車官方微博、美團單車官方微博、滴滴青桔官方微博?

隨著近兩年互聯(lián)網流量眼見天花板,阿里、美團等大廠也需要尋找更多的流量來支撐自身多業(yè)務的發(fā)展。而共享單車作為直接面向眾多消費者的業(yè)務,自然成為了這些大廠們獲得更多流量的流量池。

這也成了共享單車幾大玩家的共識,價格戰(zhàn)不必再打,減虧才能讓業(yè)務持續(xù)生存,畢竟一直靠集團的其他業(yè)務“奶”共享單車,并不是長久之計。

不過,漲價也有天花板,目前的價格已經堪比公交、地鐵,如果再上漲,愿意買單的消費者就更少了,這也就達不到吸引流量的目的。

因此,上半年共享單車玩家們集體漲價后,下半年考驗的就是它們的精細化運營能力,如何達到盈虧平衡線,是它們面臨的共同難題。

1、價格戰(zhàn)打不動了,共享單車集體漲價

共享單車還在持續(xù)漲價。

近期,美團單車和哈啰單車針對騎行的計價標準調整在多個城市推進,針對不同地區(qū)實行不同的計價標準,騎行半小時的價格漲到2.5元、3元不等。

這只是共享單車行業(yè)漲價潮中的一個波浪,去年,哈啰單車和美團單車陸續(xù)上調騎行卡價位。

在2022年1月,哈啰單車宣布將提高暢騎卡的售價,具體表現為:7天、30天、90天的暢騎卡的原價分別由10元、25元、75元漲至15元、35元、90元。

同年8月,美團單車加入這波漲價潮,騎行卡從7天10元、30天25元、90天60元調整為7天15元,30天35元和90天90元。兩者套餐漲幅均達到了40%-50%。

相比之下,滴滴青桔的暢騎卡并沒有太大變動,依舊停留在7天15元、30天35元、90天75元。

截止6月27日上海地區(qū)不同共享單車APP暢騎卡界面截圖,從左往右分別為哈啰單車、美團單車和滴滴青桔單車?

而在更早之前,得利于早期ofo和摩拜的爭奪大戰(zhàn),當時的消費者可以享受補貼福利——0.5元/半小時甚至補貼到免費騎。但隨著補貼浪潮退去后,2019年,各家起步價就陸續(xù)從1元/小時修改為1.5元/半小時。

這樣的行業(yè)漲價,消費者會首先感知到。

對公司距離地鐵站1公里多的林風而言,共享單車是其工作日必要通勤工具。按照上海的計價標準,即使將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工作日上下班一個月成本也要66元,稍不留神就會跳到單次2.5元,成本110元,幾近翻倍。他果斷選擇了開月卡。

截止6月27日,上海不同共享單車平臺計費匯總,數據來源哈啰APP、美團APP和滴滴青桔APP,連線出行制表?

“我選的是美團和哈啰的90天暢騎卡,折合單次消費是0.34元和0.37元,一個月的成本為31.7元。選擇這兩家的騎行卡是因為在通勤動線附近美團和哈啰的投放更多,”林風對連線出行表示。

據林風介紹,此前騎行次數少的時候,對價格沒有太敏感。但隨著共享單車成為他平時通勤主要交通工具后,他對于共享單車單價的變動,就變得十分關注。

“單次消費漲價明顯,相同距離下不如坐公交車或者搭地鐵,還能避免風吹日曬。如果不是有騎行卡折扣,頻繁的單次消費性價比已經不如自己買一輛單車?!绷诛L這樣對連線出行說道。

對于共享單車漲價不能接受的消費者,林風或許只是一個個體。去年3月,已經習慣低價便利出行的消費者,在面對共享單車行業(yè)漲價后,就曾多次引發(fā)爭議,哈啰單車甚至還因為在上海漲價行為被網友送上熱搜。

可以看到,隨著時間推進,三家的定價會調整至相似水平,不論是誰搶先領跑,其他兩家都會陸續(xù)跟進。

這背后的原因,在業(yè)內看來是因為共享單車行業(yè)格局目前已定,美團、哈啰和青桔已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任何一家在行業(yè)中出現一些變動,就比如漲價,其他兩家必定會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便讓自身在這樣的格局中不落于下風。

而對于美團、哈啰們來說,漲價除了維持現有行業(yè)平衡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要緩解共享單車業(yè)務虧損的焦慮。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計算機丟失msdaenum.dll解決辦法 通訊
  • 老白干酒:新建生產車間已達到設計產能_天天視點
  • 焦點要聞:清華“輪椅博士”畢業(yè)了,他選擇……
  • 【環(huán)球聚看點】高溫黃色預警繼續(xù)!京津冀局部地區(qū)今日最高溫或達40℃以上
  • 全球通訊!曲靖市第四屆“珠源先鋒杯”門球賽火熱開賽
  • 動態(tài)焦點:碧桂園文商旅簽約常州510生活廣場項目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