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朵朵?
編輯/周雄飛?
共享單車又漲價了。
(資料圖片)
據多家媒體報道,近期在成都、鄭州和天津很多消費者發(fā)現美團單車與哈啰單車上漲單次消費的計價標準,具體變化為起步價從1.5元/半小時漲至1.5元/15分鐘。
頻繁漲價再次引發(fā)熱議,以上海定價為例,美團單車和哈啰單車騎行半小時和一小時的金額為2.5元和4.5元。?
實際上,共享單車漲價行為此前就有發(fā)生。早在2019年,玩家們就陸續(xù)將起步價1元/小時修改為1.5元/半小時。2022年,美團單車與哈啰單車全面調整騎行卡價位,比如把7天套餐卡從10元漲至15元,而90天卡甚至多漲了30元。漲潮不斷,依舊難解業(yè)務虧損的焦慮。
2015年,共享單車概念初現就成為資本的寵兒,賽道頻發(fā)生大額融資,激流勇進間,共享單車被資本裹挾至尷尬境地,無休止地燒錢擴充產能,力爭市場高地,無暇顧及打磨商業(yè)模式。
而隨著近些年行業(yè)泡沫消去,很多人卻發(fā)現共享單車行業(yè)并不賺錢。正因如此,美團、哈啰和滴滴從不在財報中顯露共享單車業(yè)務的業(yè)績數據。
此外,共享單車行業(yè)近兩年也講不出更多的新故事,該行業(yè)的資本熱度隨之降低。很明顯的是,對比2017年資本的火熱,近兩年共享單車行業(yè)幾乎沒有新的融資事件發(fā)生。
沒有融資進賬、虧損還在持續(xù)下,對于哈啰、美團們來說,漲價或許是填補虧損的有效途徑。
更為重要的是,共享單車依然具備價值,美團、阿里和滴滴還需要共享單車這個流量入口。
圖源哈啰單車官方微博、美團單車官方微博、滴滴青桔官方微博?
隨著近兩年互聯(lián)網流量眼見天花板,阿里、美團等大廠也需要尋找更多的流量來支撐自身多業(yè)務的發(fā)展。而共享單車作為直接面向眾多消費者的業(yè)務,自然成為了這些大廠們獲得更多流量的流量池。
這也成了共享單車幾大玩家的共識,價格戰(zhàn)不必再打,減虧才能讓業(yè)務持續(xù)生存,畢竟一直靠集團的其他業(yè)務“奶”共享單車,并不是長久之計。
不過,漲價也有天花板,目前的價格已經堪比公交、地鐵,如果再上漲,愿意買單的消費者就更少了,這也就達不到吸引流量的目的。
因此,上半年共享單車玩家們集體漲價后,下半年考驗的就是它們的精細化運營能力,如何達到盈虧平衡線,是它們面臨的共同難題。
1、價格戰(zhàn)打不動了,共享單車集體漲價
共享單車還在持續(xù)漲價。
近期,美團單車和哈啰單車針對騎行的計價標準調整在多個城市推進,針對不同地區(qū)實行不同的計價標準,騎行半小時的價格漲到2.5元、3元不等。
這只是共享單車行業(yè)漲價潮中的一個波浪,去年,哈啰單車和美團單車陸續(xù)上調騎行卡價位。
在2022年1月,哈啰單車宣布將提高暢騎卡的售價,具體表現為:7天、30天、90天的暢騎卡的原價分別由10元、25元、75元漲至15元、35元、90元。
同年8月,美團單車加入這波漲價潮,騎行卡從7天10元、30天25元、90天60元調整為7天15元,30天35元和90天90元。兩者套餐漲幅均達到了40%-50%。
相比之下,滴滴青桔的暢騎卡并沒有太大變動,依舊停留在7天15元、30天35元、90天75元。
截止6月27日上海地區(qū)不同共享單車APP暢騎卡界面截圖,從左往右分別為哈啰單車、美團單車和滴滴青桔單車?
而在更早之前,得利于早期ofo和摩拜的爭奪大戰(zhàn),當時的消費者可以享受補貼福利——0.5元/半小時甚至補貼到免費騎。但隨著補貼浪潮退去后,2019年,各家起步價就陸續(xù)從1元/小時修改為1.5元/半小時。
這樣的行業(yè)漲價,消費者會首先感知到。
對公司距離地鐵站1公里多的林風而言,共享單車是其工作日必要通勤工具。按照上海的計價標準,即使將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工作日上下班一個月成本也要66元,稍不留神就會跳到單次2.5元,成本110元,幾近翻倍。他果斷選擇了開月卡。
截止6月27日,上海不同共享單車平臺計費匯總,數據來源哈啰APP、美團APP和滴滴青桔APP,連線出行制表?
“我選的是美團和哈啰的90天暢騎卡,折合單次消費是0.34元和0.37元,一個月的成本為31.7元。選擇這兩家的騎行卡是因為在通勤動線附近美團和哈啰的投放更多,”林風對連線出行表示。
據林風介紹,此前騎行次數少的時候,對價格沒有太敏感。但隨著共享單車成為他平時通勤主要交通工具后,他對于共享單車單價的變動,就變得十分關注。
“單次消費漲價明顯,相同距離下不如坐公交車或者搭地鐵,還能避免風吹日曬。如果不是有騎行卡折扣,頻繁的單次消費性價比已經不如自己買一輛單車?!绷诛L這樣對連線出行說道。
對于共享單車漲價不能接受的消費者,林風或許只是一個個體。去年3月,已經習慣低價便利出行的消費者,在面對共享單車行業(yè)漲價后,就曾多次引發(fā)爭議,哈啰單車甚至還因為在上海漲價行為被網友送上熱搜。
可以看到,隨著時間推進,三家的定價會調整至相似水平,不論是誰搶先領跑,其他兩家都會陸續(xù)跟進。
這背后的原因,在業(yè)內看來是因為共享單車行業(yè)格局目前已定,美團、哈啰和青桔已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任何一家在行業(yè)中出現一些變動,就比如漲價,其他兩家必定會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便讓自身在這樣的格局中不落于下風。
而對于美團、哈啰們來說,漲價除了維持現有行業(yè)平衡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要緩解共享單車業(yè)務虧損的焦慮。
關鍵詞: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