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wǎng) > 資訊 > 聚焦 > 正文
基層窗口“臨時工”占比驚人 還須從監(jiān)管層面找解決方式
2022-03-29 09:44:07來源: 紅網(wǎng)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隨著基層審批服務機構的普及,窗口辦理事項的增多,不少辦事大廳、政務服務中心等常通過聘用“臨時工”的方式,緩解人員緊缺壓力。這些“臨時工”中,有的勤懇工作、任勞任怨;有的抱著“反正是臨時工,不開心就不干了”的心態(tài),面對辦事群眾時缺乏耐心。同時,部分基層窗口在遇到問題時,“臨時工”的身份也成了“背鍋俠”“擋箭牌”。(3月25日 半月談)

近年來,“臨時工”現(xiàn)象并不罕見。為了平衡日益增多的基層事務,以及逐漸縮減的編制數(shù)之間的不均衡,許多單位將“臨時工”作為緩解人員壓力的方式大用特用。甚至于“臨時工”人數(shù)比編制人數(shù)還要多,確有本末倒置嫌疑。設立“臨時工”一崗是為了更好地補充隊伍力量,卻不料成為了某些矛盾風口的“背鍋俠”“擋箭牌”。種種矛盾都出在了“臨”身上,不禁讓人發(fā)出疑問,“臨時工”政策到底是好是壞?

在筆者看來,問題不是出在政策本身,而是出在了監(jiān)管上。有的單位對臨聘人員管理甚是嚴格,招考、管理、福利等均有規(guī)可依,且不少地方也出臺了臨聘人員管理辦法,致力解決這一群體的待遇問題。這樣的舉措也直接調動了臨聘人員干事創(chuàng)業(yè)積極性,大力營造了比學趕超、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氛圍。有的單位則一招了之,缺乏管理,只交付一些機械性的工作,讓臨聘人員成為了“零提升、零福利、零管教”的三零人員。從另一層面來看,臨聘人員又何嘗不是干部隊伍中的一員呢?一言一行關乎的是政府形象,牽扯的是干群關系。因為是“臨”,所以是“零”,這一觀念亟需轉變。

破解“臨時工”困境重在監(jiān)管。一是加強選拔任用監(jiān)管,要樹立正確用人導向,規(guī)范招考程序,透明考試過程,在任用上給予充分的尊重,才會提振其干事信心。二是加強運行管理監(jiān)管,要堅持與在編人員同考核、同管理、同待遇,不讓其多背鍋,也不讓其放任之,營造一視同仁、同追共趕的工作氛圍。三是加強外部監(jiān)管,建立健全臨聘人員管理辦法,對干得好的及時表揚嘉獎,干得不好予以處理、解聘,并同步拓寬臨聘人員申訴通道,對舉報線索給予高度重視,為臨聘人員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事實證明,臨聘人員的綜合素質并不比在編人員差,不少地方的英勇事跡、感人故事都來自于輔警、社工這一類臨聘群體,因此,強化臨聘人員獲得感也至關重要。一方面,要多考慮臨聘人員福利待遇,例如在公考中適當加分,在選拔中擇優(yōu)轉編,大力提高臨聘人員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要創(chuàng)新臨聘人員晉升機制,設立類似于行政體制內的大小崗位,鼓勵人員積極干事,大力強化臨聘人員身份認同感,讓“臨時工”成為不一樣的“正式工”。

關鍵詞: 基層窗口臨時工比例 出事后臨時工成擋箭牌 基層審批服務機構 臨聘人員管理新政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qū)飄起幸?!澳晡秲骸? /></a></li>
                                                    <li><a href=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wǎng)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