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殺魚弟”因為小小年紀就能在菜場嫻熟殺魚,成了少年“網紅”,如今他喝下劇毒農藥百草枯,輾轉在病床上。
“殺魚弟”的經歷讓人唏噓不已。其實,“殺魚弟”走紅以后,一度重回課堂,但因為跟不上學校學習的節(jié)奏,后來又輟學回家跟隨父母做生意——一時的網紅并沒有改變他的命運。
與很多來自農村的少年悲劇相比,“殺魚弟”的境況并不是最慘痛的。首先,他有機會跟隨父母在蘇州生活,得到原生家庭的照料,而不必當無依無靠的留守兒童;其次,成為“網紅”以后,“殺魚弟”有機會獲得來自社會的幫扶。
當上“網紅”也未能改變輟學命運,“殺魚弟”的遭遇無疑在公眾習慣性認知以外。曾經,人們更熟悉的是如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蘇明娟那樣,通過社會幫扶與當事人的自我奮斗,創(chuàng)造美好的愛心童話。而現在,人們記住的不僅有“大眼睛”溫柔的目光,更有“殺魚弟”犀利的眼神。
留守兒童最大的問題是缺乏父母照料,遠離家庭生活的溫暖;作為隨遷子女,“殺魚弟”的情況也難言樂觀。父母忙著做生意或打工,自身文化程度又不高,缺乏與子女溝通、開展家庭教育的能力。這樣的情況,不僅發(fā)生在“殺魚弟”身上,同樣是許許多多隨遷子女的真實遭遇。
“殺魚弟”自始至終地都脫離主流社會所規(guī)劃的青少年成長軌跡。不管是隨父母賣魚,還是勉強到學校上學,他一直與周邊環(huán)境格格不入?,F如今,與其說是青春期叛逆激化了他與家庭的矛盾,更不如說他以極端方式紓解了內心憤懣和孤獨。
由此引出的本質問題或是:隨遷子女怎樣才能真正在城市里落腳?此前,人們覺得讓隨遷子女到城里上學,創(chuàng)造他們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條件,就保障了隨遷子女的物質權益基礎。實現這些當然已殊為不易。然而,為彌補隨遷子女與城市環(huán)境的裂痕,讓他們真正享有一個溫暖、安定的家,恐怕還有很多要做。
就“殺魚弟”的故事而言,人際關系的狹隘,情緒和壓力無法疏解,是他走向極端的重要原因。單純地把責任推給家庭,或是推給學校教育,都是失之武斷的。生活在城市之中,他本來可以享受到更多現代生活的美好。否則,除了養(yǎng)成一身熟練的殺魚技能,依然跟城市存在心理隔絕,便只有“回不去的家鄉(xiāng),進不了的城市”。
對于隨遷子女的教育,從來不是把他們“關進”課堂那么簡單。與出身在城市家庭的同齡人相比,他們對環(huán)境的激烈變化更敏感,對學校教育需要更長的適應期。教育有著這樣的義務:幫助他們習慣城市文明,融入現代秩序,成為合格的市民。
關鍵詞: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