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學家首次構建了由人類細胞和非人靈長類細胞共同組成的胚胎,實驗在這些胚胎體外存活19天時終止。
4月15日,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fā)表了省部共建非人靈長類生物醫(y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yī)學研究院、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共同完成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將人類干細胞注入食蟹猴胚胎,并能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培育嵌合胚胎,為發(fā)育生物學和進化提供新的視角。與此同時,該研究也引發(fā)了廣泛的倫理討論。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為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教授和吳軍研究員(現(xiàn)為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yī)學中心助理教授)、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yī)學研究院譚韜教授、牛昱宇教授和季維智院士。
“因為我們無法在人體上進行某些類型的實驗,那就必須有更好的模型更準確地研究和理解人類生物學和疾病。”Izpisua Belmonte說,“實驗生物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發(fā)展模型系統(tǒng),以便在活體條件下研究人類疾病。”
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yī)學研究院針對該研究的新聞稿則寫道,該研究回答了異種嵌合細胞如何互作及發(fā)育程序差異如何調節(jié)等基礎科學問題,為解決異種嵌合效率低下等問題提供新的思路,對器官再生研究具有指導意義。
人類細胞與獼猴細胞的嵌合體
科學界對種間嵌合體的研究早已開始。20世紀70年代,哺乳動物的種間嵌合體開始出現(xiàn),當時首先在嚙齒類動物身上產(chǎn)生,用于研究早期發(fā)育過程。
近年來,大動物中的異種嵌合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進展。例如,Izpisua Belmonte和吳軍等人在2017年1月發(fā)表于《細胞》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他們實現(xiàn)了人干細胞在豬早期胚胎中的嵌合。2019年12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干細胞與再生醫(yī)學創(chuàng)新研究院周琪院士、李偉和海棠研究團隊發(fā)表在Protein & Cell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他們首次拿到了食蟹猴-豬嵌合體,創(chuàng)造出世界上第一個“豬猴混合體”生物,在出生后一周內死亡。2020年12月,吳軍等人在《細胞-干細胞》雜志上發(fā)表的研究還顯示,他們生成世界首例馬鼠嵌合胚胎。
這些研究為下一步嵌合體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方向,比如異種之間進化差異在嵌合體中如何互相影響,細胞之間互作、通訊及競爭關系等等。
2019年,10月31日,譚韜、牛昱宇和季維智團隊與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在《科學》雜志(Science)在線發(fā)表研究成果。研究團隊實現(xiàn)了食蟹猴胚胎體外20天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胚胎呈現(xiàn)出了與體內發(fā)育胚胎高度一致的形態(tài)學與基因表達特征。
在這項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先從猴子體內分離出了受精卵,在培養(yǎng)皿里生長6天后,向132個猴子胚胎注射了人類的擴展多能干細胞(hEPS,能在胚胎內外生長成不同的細胞類型)。
通過免疫熒光研究,即抗體與熒光標記的干細胞結合,研究團隊觀察到,人類干細胞存活了下來,并且與之前在豬組織中的實驗相比,整合的相對效率更高??偟膩碚f,這項研究評估了人擴展多能性干細胞(hEPS)在食蟹猴中的嵌合能力。Izpisua Belmonte說,“人類和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嵌合體在進化時間軸上,比所有其他物種更接近人類,它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進化是否強加給嵌合體世代障礙,以及我們是否有辦法克服這些障礙。”
科學研究需求和倫理挑戰(zhàn)
為什么要進行此類研究?吳軍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人類器官移植、探索發(fā)育生物學中未知奧秘等都迫切需要這類研究。
從器官移植角度來說,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估計,現(xiàn)在每年進行的13萬例器官移植手術僅占實際需求的10%,而可用器官極為短缺。研究人員希望在與人類器官大小、生理和解剖結構相似的豬組織中培養(yǎng)人類細胞能夠緩解這一問題。
吳軍對記者表示,人類器官移植是現(xiàn)代醫(yī)學的一個很重要的發(fā)展,通過將生病壞死的器官移除,用健康有活力的器官替代,可以使有生命危險的病人再次獲得生機。
吳軍當時即提到,“我的理想之一是希望通過干細胞技術,獲取有功能性的獨立的人體器官,從而為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提供合法有效的器官來源。當然,這個只是終極目標,這條路目前看起來還任重道遠,我們的研究只是為這些未來打開了一扇門,更多的研究需要世界各國的科學研究者們共同努力。”
吳軍等人此前將人類細胞整合到早期豬組織中,標志著在使用大動物生產(chǎn)可移植人體器官方面邁出了第一步。但人類細胞的比例相當?shù)?,這可能是由于兩個物種之間的巨大進化距離(9000萬年)所以研究團隊開始研究一種更接近的物種——獼猴的嵌合體形成。Izpisua Belmonte如此形象地表示,“人類細胞在豬組織類似于細胞試圖找到中文和法語之間的共同點,而人類細胞在獼猴操作更像是兩個緊密相關的語言,如西班牙語和法語。”
雖然這些與獼猴的嵌合體不會被用于人體器官移植,但它們揭示了關于人類細胞如何發(fā)育和整合,以及不同物種的細胞如何通訊的寶貴信息。
從長遠來看,研究人員不僅希望利用嵌合體研究早期人類發(fā)育、設計疾病模型,而且希望找到篩選新藥以及產(chǎn)生可移植細胞、組織或器官的新方法。
這些研究為研究特定疾病如何發(fā)生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例如,一個可能與某種癌癥有關的特定基因可以在人類細胞中被改造。然后,在嵌合模型中使用這些工程細胞觀察疾病進展的過程,可能會比典型的動物模型顯示出更適用的結果,在動物模型中疾病可能形成不同的進程。
嵌合疾病模型也可用于測試藥物化合物的功效,并獲得同樣能更好地反映人類反應的結果。嵌合體還可以為衰老研究提供獨特見解。Izpisua Belmonte表示,研究人員尚不清楚是器官衰老的速度相同,還是某個器官驅動其他所有器官衰老,并充當衰老過程的總開關。例如,利用嵌合作用,在壽命較長的物種(如裸鼴鼠)體內生長普通小鼠的器官,科學家們可以開始探索哪些器官可能是衰老的關鍵,哪些信號參與了它們的生存。當然,不可忽視的一點是,《細胞》同期發(fā)表的評論文章以及《自然》網(wǎng)站的新聞稿件等都關注了構建人類/非人靈長類嵌合體的潛在倫理考慮。
“在這個領域,還有更多更合理的實驗,把銀身獸作為器官和組織的來源。”西班牙龐培法布拉大學發(fā)育生物學家Alfonso Martinez Arias對《自然》表示,用豬和牛等家畜做實驗“更有希望,而且不會挑戰(zhàn)倫理界限”。他說道,“還有一個完整的類器官領域,有希望擺脫動物研究。”
將人類細胞與密切相關的靈長類胚胎結合在一起,這也引發(fā)了有關嵌合體地位和身份的問題。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生物倫理學家Insoo Hyun說,“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你在那里創(chuàng)造了道德上模糊不清的實體。”他同時表示,這項最新研究的研究團隊完全遵循了現(xiàn)有的指導方針?!蹲匀弧冯s志也指出,倘若這些人-猴混合胚胎被植入動物體內,最后發(fā)育成某種生物,甚至最終被生下,那么面臨的倫理問題顯然然要復雜得多。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wǎng) |環(huán)球周刊網(wǎng) |新商報網(wǎng) |中國商界網(wǎng) |互聯(lián)快報網(wǎng) |萬能百科 |薄荷網(wǎng) |資訊_時尚網(wǎng) |連州財經(jīng)網(wǎng)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wǎng)河南 |網(wǎng)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wǎng) |勵普網(wǎng)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wǎng)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jīng)網(wǎng) |深圳熱線 |財報網(wǎng) |財報網(wǎng) |財報網(wǎng) |咕嚕財經(jīng)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jīng)濟網(wǎng) |中原網(wǎng)視臺 |財經(jīng)產(chǎn)業(yè)網(wǎng) |全球經(jīng)濟網(wǎng) |消費導報網(wǎng) |外貿(mào)網(wǎng) |重播網(wǎng) |國際財經(jīng)網(wǎng) |星島中文網(wǎng)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wǎng)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wǎng) |佳人網(wǎng) |稅法網(wǎng) |法務網(wǎng)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wǎng)
中國資本網(wǎng)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wǎng)站:55 16 53 8 @qq.com